什么是布施
发布时间:2015-10-24 15:23:06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

  
    六度
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因为它是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众生三界之中流转,不得出离,就是由于贪爱执著境界和自体。所谓境界爱,就是世间五欲的享受和占有。

  凡布施,一般源于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对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或者残废疾病之人,或者由于遭受水、火、风等意外灾祸的众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悯心而行布施,相近于今人所说的慈善事业。敬心者,是对父母的孝养、尊长的供奉、三宝的恭敬供养等,这是以恭敬心来行布施,其中也含有报恩的意味。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为什么要广泛布施,不断施心,无悔布施: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 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叫着婆提,遇到重病去世了。然而他没有儿女,所有的财宝全部都没入皇宫了。

  当时,舍卫国的国王 波斯匿王 一路风尘的来到世尊的住所,顶礼佛足,在一旁坐下。当时,世尊问波斯匿王:“大王,为什么满身尘土来到这里?

  波斯匿王对世尊说:在这舍卫城中有位长者名叫婆提,今天去世,他没有儿女,我亲自前往收敛他的财宝,按法理都应当没入宫中,光纯金就有八万斤,何况还有其他那么多杂物!然而这位长者在世的时候,所吃的食物,都是极其鄙陋的,恶劣的,不吃精细的美食;所穿的衣服都是脏旧不干净的;所乘坐的车马也都是极其瘦弱的。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是啊,大王,如同大王所说:吝啬,贪婪的人得到这些财物,宝贝,不能用来自己吃穿;也不给父母,妻子,仆人,奴婢,又不和朋友,知识,分享不知道供养沙门,婆罗门和长者。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得到财宝,就能够施行恩惠,广泛布施,一切财物都无吝啬,贪着,供养给沙门,婆罗门和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当时,国王波斯匿说:“世尊,这位婆提长者去世以后将往生到哪里?”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这位婆提长者命终以后生到 涕哭大地狱中。为什么呢?像这样断去善根的人,生命终结以后,生到涕哭大地狱。

  波斯匿王说:“婆提长者断去善根了吗?”

  世尊说:“是的,大王,如大王所说,这位长者断了善根。由于这位长者过去的福报都已经尽了,又没有造新的福报。”波斯匿王说:“这位长者还遗留的有其他福报吗?”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没有了,大王,甚至连毫厘的剩余都没有存在的了。好比,种田的农夫,光收取而不种新的麦苗,以后就会穷迫,困顿,在穷困中渐渐去世。为什么呢?只吃过去的福业,又不造新的福业。这位长者也是这样,只吃过去的福报,又不造新的福报。这位长者今晚堕入涕哭地狱中。”当时,波斯匿王心怀恐怖,抹着眼泪说:“世尊,不知这位长者过去曾做下过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 会出生在大富之家?又做下什么样的不善的事情的因,不能享受着极其大福的财货,不能得到富贵的快乐呢?”

  当时堕入三恶,世尊对波斯匿王说:“在过去久远的时候,迦叶佛出现世间,这位长者当时在这舍卫城中的种田人家。

  在迦叶佛 涅槃以后,有辟支佛出现世间,来到这位长者的家中。

  那时候,这位长者看见辟支佛站在门外,见到以后,就心想:这位尊者威仪端庄不同凡人,我现在应该把食物布施给他。那时候,长者就布施给那位辟支佛食物,辟支佛得到食物以后,就飞在空中变化而去。

  当时,那位长者看见辟支佛有这般神通,于是对辟支佛许下誓愿:愿我凭借这善行达成所愿,使我以后生生世世所出生的地方,不道,常常有很多的财宝。

  后来心中有后悔:‘我刚才的那些食物,应当给我的仆人,不改给那个秃头的道人吃啊,真是的。’

  当时种田的长者岂是其他人?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但是的种田长者,如今的婆提长者就是。

  由于那时候的布施以后,发下了这样的誓愿,由于这份功德,他所出生的地方不堕入三恶道,常常有很多的财宝,出生在富贵之家,没有缺乏。

  在布施以后,生起后悔之心:我宁愿给奴仆吃,也不该给那个秃头道人吃啊。

  由于这样的因缘始末,他自己不能吃到财富带来的美食,也不能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快乐,不能给自己吃穿;又不给父母,兄弟,妻子,仆人,朋友,知识分享;不布施给沙门,婆罗门,和那些有道德的长者,只吃过去的福业,不造新的福业。所以,大王,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财富,就应当广泛布施,一切财物都无吝啬,贪着,以后又会得到更多,没有极限的大财富。正是这样,大王,应当这样修学。

  当时,波斯匿王对世尊说:从今以后,我将广泛布施给沙门,婆罗门和四部佛弟子众;那些外道,以及其他学派来乞求的人,我就不给他们了。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一切的所有众生都是由于有食物才能得到生存,缺乏食物就会丧命。当时,世尊就说了则偈语:“念当广惠施,终莫断施心,必当值贤圣,度此生死源。”

  偈语大意:心中应当向到广泛恩惠和布施,不要断了布施的心,这样必然会在布施中遇到贤者,圣人,他们会度化你离开生死的轮回,得到解脱。

  当时,波斯匿王对世尊说:我现在面对着如来是加倍的欢喜啊,因为如来说:一切的所有众生都是由于有食物才能得到生存,缺乏食物就会丧命。

  那时候,世尊为国王说了微妙的佛法。波斯匿王当即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就退去了。当时,波斯匿王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