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禅法的和谐理念
发布时间:2013-09-11 20:56:47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欧阳镇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祖道一禅法的和谐理念:一是从“即心即佛”探讨出和谐思想来自于人的内心,来源于自心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二是从“非心非佛”挖掘出和谐思想得自于我执的祛除;三是从“平常心是道”提炼出和谐思想服务于社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禅宗  马祖道一  和谐理念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是人类文明趋向成熟的基本要求和最高准则,是一切事物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时代的主旋律和世界的最强音。和谐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而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也是和谐思想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佛教禅宗第八代祖师马祖道一倡导的禅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故而他也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和“新佛教的开山祖师”。

马祖道一(709—788),俗姓马,时人尊称为马祖,汉州什邡(今四川省什邡县)人,他幼年时就从资州(今四川省资中县北)的唐和尚出家,这个唐和尚即资州处寂,为剑南净众宗一系的禅僧。开元( 713—741)年中,马祖道一离开四川入湖南,参访在南岳修道的怀让禅师,后来马祖道一到过福建建阳的佛迹岭,又迁到江西临川县,再到江西南康的龚公山弘法,收授徒众。大历(766-779)年中,移住钟陵(今江西省南昌)开元寺,自此以后一直在此弘法,直至去世。关于马祖道一在怀让门下受法的情景,《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的(怀让传)记载了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说马祖道一在般若寺的传法院经常坐禅,怀让为了启示他懂得觉悟不一定要坐禅,关键是能否体悟自性的道理,便在他面前天天磨砖,当马祖道一问他为什么要磨砖时,怀让告诉他是为“磨砖成镜”,在马祖道一提出“磨砖岂得成镜”的疑问时,便对他说:“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也?”马祖道一由此大悟,从此专心修持“心地法门”。马祖道一“心地法门”的禅法主要体现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思想,这些思想中包含有丰富的切合人心和实际的和谐思想。

 

“即心即佛”与“止小儿啼”

 

历来禅者和禅学研究者都把“即心即佛”这一禅法看作是马祖道一独有的思想命题。马祖道一所宣说的“即心即佛”,是指人人都有与佛一样的本性,这也充分体现了马祖道一禅法重视人心,关爱人心的宗旨。马祖道一把一宗旨形象生动的比喻为“止小儿啼”。因为他认为“小儿啼”就类似于一般禅者习惯于向外求道,以为佛在心外,而不知心地法门才是真正的入道之处。他以“即心即佛”之语开示禅者,使其回转于自心,停止向外求佛的喧闹,以求得内心的和谐与清净,并由此识心见性,安住于自心中的清净佛性,从而体悟“即心即佛“之意,止住小儿之啼。这种防止“向外驰求”的权宜方便,不仅仅是哄哄小孩子,让他不要哭而已的随意把戏,而是有佛教经典依据的。《祖堂集》卷十六中记载,南泉普愿禅师为此解释道:“江西和尚(马祖)说‘即心即佛’,且是一时间语是止向外驰求,空拳黄叶止啼之词”。“空拳”一语,《大宝积经》卷九十载有:“若以空拳诱小儿,亦言有物令欢喜,开手空拳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大正藏》第十一卷,518页)“黄叶”一语,《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有:“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玄,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黄叶实非金也。”(《大正藏》第十二卷,485页)

马祖道一之所以用“止小儿啼”来譬喻“即心即佛”,其意在于要求修行人有个正确的见地,即在知见上将“自心是佛”、“心外无佛”确定下来,打消心佛二分的观念,《景德传灯录》卷六《马祖传》载有一段上堂开示语:“一日,马祖上堂云: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大正藏9卷五十一,第246页下)这段法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祖道一的禅法强调以心为宗要,就必须截断外求之路,令识自家宝藏,“即心即佛”因此成了马祖道一禅法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指出了众生心中本来包含与佛心无异的价值,强调众生心中本来就具有佛性,完备俱足,毫无欠缺。众生心中的不和谐和不清净,是因贪欲而生起种种烦恼污染,遮住了自心本有的佛性,犹如乌云挡住明月,一旦烦恼去尽,佛性自然顿现,为同乌云遇风吹散,皓月顿时大放光明。其决定因素在于各人自心上下功夫,因为迷悟在众生自心,如果迷则不能成佛。要成就佛性,应该在自心中体悟。因此“即心即佛”一方面承认众生本心与佛心的价值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又将众生能否实现佛心佛性的原因归结为每个人自已。可以说,这种禅法既注重发挥众生的主体能动性,又强调众生自身的内在自觉性。

对于“即心即佛”的“心”,马祖道一提出了独特的色心观。他认为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由此可见,世界万法,皆由心起,若离此心,更无万法。心的作用,可以显现为无量无边的法相,由此,世俗三界,由心所变现,法界、真如、理、事等,由心之回转。所以,世界万法,是“一法(心)之印”。“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景德传灯录》卷六《马祖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这样就把真理的世界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鸿沟弥合起来了,从而顺理成章的得出:“万法皆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景德传灯录》卷28《道一语录》,《大正藏》卷51,第440页上)邱环先生在其博士论文《马祖道一禅法思想研究》中将这一段话概括为三层含义:一是认为心是万法之本。二是心是入道之门,是众生修行成佛的根本。既然万法皆从心起,轮回解脱皆由心生,不在心外,那么禅者求道也应从自心入手,悟达本心,不假外求。三是强调心的活动即是佛性的作用。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自心(真如)的妙用,并是离开自心之外而另有现象,众生的行住坐卧、担柴运水的日用也是出自真如,为自心不可思议的妙用。由此就显示了马祖道一禅法的修行理路:若要达到内心的和谐与清净,首先要求学者观照色法的虚妄性,以消除他们对外物(色法)的驰求,见色法虚妄不实后,便要立即返观心法的虚妄不实,进一步消除对内心执持的概念(心法)。外驰内执一起破斥干净后,便能达到“生即不生”的境界,即可顿见其清净自性。到达此一境界以后,“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景德传灯录》卷六《马祖传》,《大正藏》卷五十一,第246页上)。

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的见地,运用于修行实践中,成为接引学人的主要宗旨和教导方法。马祖道一的许多弟子,都是在这一见地的接引下顿悟心中的和谐与清净,这种和谐与清净决定于自已的内心,而不是外在之心。如《景德传灯录》卷六载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问:‘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答:‘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大正藏》卷51,第246页上)慧海来求佛法,以为佛法在马祖道一处,马祖道一以“即心即佛”的见地来开示慧海,指出佛法(自家宝藏)在慧海自身心中,马祖道一那里没有慧海需要的佛法,要求慧海回转自本心中,并进一步指出问话的语言动作就是慧海的自家宝藏;慧海每自心中本来一切具足了,,若还往外觅东觅西,这就无异于颠倒人了。有关百丈怀海的著名的“野鸭”公案,马祖道一也是以这样的语句来接引:师(百丈)经三年,一日随侍马祖路行次,闻野鸭声,马祖云:“什么声?”师云:“野鸭声?“良久,马祖云:“适来声向什么处去?”师云:“飞过去。”马祖回头将师鼻便捣,师作痛声。马祖云:“又道飞过去!”师于言下有省。(《古尊宿语录》卷1《百丈怀海大智禅师传》,第6页;《五灯会元》卷3,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10月,第131页)百丈闻野鸭声,而逐境外随,不知声由心起的道理,马祖道一以扭百丈的鼻头的动作,并喝道:又道飞过去也!暗示百丈回归自心。在此惊喝与被扭鼻产生的痛楚中,百丈对“即心即佛”的道理恍然有省。说明马祖道一禅法很注意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发明禅理,启迪后学,避免长篇说教,空泛论议,实用性很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除罪恶感的精神负担,马祖道一禅法指出:“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他曾于地上作一划,表示“不得道长,不得道短”,用以回答那些乐于说长道短的人,这表明,马祖道一禅的功用,在于超越善恶是非。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思想,在禅的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上强调了众生自身的内在自觉性,并以日常生活的一切身心活动作为悟道的机缘,从而为禅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即心即佛”表现出自贵其心,从而树立起人人都具有的至尊“佛性”的坚定信仰。在人格的成长与完善、身心和谐与健康、道德与智慧提升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和优势。这一特征,可以为个人提供安身立命之处,以求得内心的心理平衡,并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也可提供了一种解毒的良方,从而维护着社会安定和精神生态平衡。

 

“非心非佛”与“祛除我执”

 

“非心非佛”是马祖道一“孤明先发”。《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章载曰:僧问和尚(指马祖道一):“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续藏经》第138卷,第43页下)马祖道一以“小儿啼”比喻向外求佛之人,不知道自己生来具有与佛一样的本性,到处求法求道,对于这样的人,马祖道一说“即心即佛”,引导他们产生自信,佛就在你心中,你自己即是佛,只要自修自悟,不必向外去求佛;而一旦你以“即心即佛”而开悟(即“啼止”),马祖道一又“老婆心切”地恐怕你执著于“即心即佛”,遂以“非心非佛”破之。马祖道一提出“非心非佛”是为了防止人们执著于“即心即佛”,人们只有不执著于“即心即佛”,“即心即佛”才是真正的“即心即佛”。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真实含义,从其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马祖道一的弟子自在禅师,一日为马祖道一送信给南阳慧忠,慧忠问马祖道一对门徒教示什么?他回答:“即心是佛。”对此,慧忠不表示认可,又问还教什么?他说:“非心非佛,或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慧忠说:“犹较些子。”意为还差不多。马祖道一另一个弟子法常( 752—839),离开马祖道一后到明州大梅山修行传法,有僧问他马祖道一如何教示,他答:“即心是佛”,此僧告诉他马祖道一近日又讲“非心非佛”。他对此不以为然,说:“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此僧将此事告诉马祖道一,马祖道一说了—句双关语:“梅子熟也。”意为对法常已经成熟和不随波逐流的表现示以赞许。(《景德传灯录》卷七《自在传》和《法常传》,分别载《大正藏》卷51253页中、第254页下}不过,当人们一旦停止向外驰求佛性而反观内心时,马祖道一说,这时就应该“非心非佛”。

“非心非佛”是啼止后之语,马祖道一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众生根本习气难除,总是习惯于执著。即使体悟“即心即佛”后,还会出现执心为佛的现象,如果执著心是佛,执著有境可得,便是情计,业力由之聚集而生,哪里能从轮回中解脱?由此,马祖道一只好以“非心非佛”之语来扫荡对心的执著。因此,可以说,“非心非佛”是对“即心即佛”执著的遣除。对此,马祖道一也作过解释,他曾对门人道:“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无病求病句”是说人们自心本来具足佛之性德,圆满无缺,然众生不了知,向外求心觅佛,如同无病找病,骑驴觅驴。所以针对这种无病求病之人,必须开示“即心即佛”之药,让他回归自心。然对于习惯执著的众生来说,虽然不再向外驰求了,但又开始对“即心即佛”产生执著,所以称为药病,执药成病,又需要以“非心非佛”作为“药病对治句”,达到遣除此执著。另外,有一段公案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土庞蕴》记载了他用暗示的方法接引庞居士的公案:“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顿领玄要,乃留驻参承,经涉二载。”庞蕴在马祖道一门下,是居士中的佼佼者。马祖道一以“一口吸尽西江水”这种不合逻辑的语言形式,破除庞蕴的情见执著,喻示“佛”是不可言说的,促其猛省。这一明快直截的话头,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被许多文人写到诗歌中。如苏轼《马祖庞公真赞》云:“南岳坐下一马,四蹄踏杀天下。马后复一老庞,一口吸尽西江。天下是老师脚,,西江即渠依口。不知谁踏谁杀,何缘自吸自受。”(《东坡全集》卷九十五)。黄庭坚《见翰林苏公马祖庞翁赞戏书》云:“一口吸尽西江水,磨却马师三尺嘴。”(黄庭坚《山谷集》卷十四)等等。

由对“非心非佛”的体认,就可以打破人们心中人与外境的界限,拆除自他隔绝的藩篱,淡化甚或泯绝我执,对任何人乃至任何生命现象油然而生亲切感,慈悲利他之心自然增长,利乐助人之善自然增长。这种对世界与人类身心“无我”的如实知见是佛教独到的智慧,此智慧之药可以疗治各种心理和社会疾病的病根——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祛除了我执,则人自身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和谐,生态的良性平衡自然形成,由此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自然可期。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早已确定了人的本心本性,天然具足,圆满无缺,从此可以推断崇高的境界决定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我们所说的心理上的和谐,具体来说,是指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心中都能够保持安祥,没有很大的心理波动;在一件事情最终没有成功时,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执著,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情,心中没有痛苦;见到别人的富裕、幸福、名望、学识等而产生由衷的高兴;尊重别人,没有非常强烈的爱憎分明;就算自己的学识渊博,也都能保持平和安祥的心境等等,总之心中要长存助人之心。但由于“无明”,从而产生了各种欲望,欲望的迷执产生内心的失衡,人生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幸福与宁静。佛教超凡入圣、去染成净的修行过程,这也是马祖道一所说的“非心非佛”的破除执著,其过程就是使内心重新回到安宁与和谐。只有众生内心的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内心有种种不和的心因,外在就有种种不和的事缘,内外之间相互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正如法鼓山圣严法师所说:“心安则平安”。因此,保护好我们人类的心灵空间,则能带给我们自身乃至整个世界以和平安宁。当今时代,科技的加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面貌的极大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享受着令人炫目的繁荣,但不加约束的向外索求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类的生存环境前所未有地严重恶化。同时,社会生态亦严重失衡,战争和恐怖行为频仍,盗窃和贪污盛行,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诚信等。依佛教理论看,究其病根,关键是人的“我执”心理作祟。“我执”是人内心深处对自我身心的执著,妄计物质现象有实在体性并执为“我之所有”。“我执”可谓一切祸害的根源。在社会交往中,个人中心主义的“我执”使人习惯于以私我为中心,将自己与他人、社会割裂为二,一切思想言行皆围绕自我的轴心旋转,执著我所有的东西,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致使人心低劣、道德衰微,乃至引发斗讼残杀、劫掠偷盗。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我执”使人自视为万物之灵,将人与自然界割裂为二,视其他一切生物为征服的对象,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危急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祛除了我执,就会认识到“自我”亦是待缘而起,“自我”实际上是“假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相待而生,避免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主义,抑制自己的欲望,以慈悲心对待他人,以奉献心对待社会,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合理的保护自然界,维护生态平衡,从而让我们远离灾难,远离饥荒,构建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

 

“平常心是道”与“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当今佛教的一个伟大的理想,也是当今佛教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人间佛教”已成为近、现代世界佛教发展的—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人间佛教”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印度、东南亚、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佛教界所提倡和弘扬,已经成为佛教发展的—个具有世界性的大趋势。那么,我们很自然地会问道:谁最早提出了人间佛教呢?其主要思想理念是什么呢?素全法师认为“人间佛教”的源头就在赣州形成的马祖道一的禅法思想。她说:“他(指马祖道一)是最早提出人间佛教思想的,就是平常心是道。至今我们人间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平常心是道,就是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在我们生命与平常历程去参悟真理,去感悟生命。”(《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3132页)后来智灯相续以至于今,民国时期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延续到今天的台湾法鼓山的“心灵环保”等理念都是与之一脉相承的。素全法师还特别指出:“我们朴老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和马祖禅宗思想实际上是异曲同工的,只是各自的角度不一样,人间佛教的提出就是受到马祖道一的影响。”(《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73页)对于素全法师的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其实佛教自创立之初,已具备了人间性的特点,其宗旨是为解脱现实中人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的思想理论内容和具体实践方式也发生不断的变化,每个时期佛教的人间性的特征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马祖道一当时提出的“平常心是道”与其它任何时代佛教的人间性特征是不相同,那毫无疑问与当代人间佛教的特征是有区别的。

素全法师指出:“—般来看,马祖禅法最明显的特色在于‘平常心是道’,它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禅趣浑然—体,显现出理性与灵性的完美结合,生活与修炼的完全统一,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合—,平淡朴拙与浑厚美丽共熔一炉。”(《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98页)简言之,马祖道一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就是主张修行不脱离日常生活,在行住坐卧的日用(佛性之妙用)中体悟而见性,从而使佛教更加的人性化、生活化。这种将佛教纳入日用常行之中,是为了打破世间与出世间的隔阂,把现实人心的一切运作视为佛性的全体显现,从而使长期以来修行远离世间、诵经拜佛、独自坐禅的方式转回到现实,从自身的日常活动中去实践禅,进一步缩短了人与佛、世间与出世间之间的距离。当时马祖道一所讲的“平常心是道”,“就是赵州禅师在一言之下开悟时那种心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都是随外境生起种种情绪的波动、思想的判断,随外境所转,被外境所统治、所主宰。这就叫‘认贼作父’,又叫‘宾看主’。本来我们的心是主人,是一轮明月,能照亮万物,现在却成了客人,被种种的外境牵着鼻子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态经常就是这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水,一有劲风,就起伏不停,不能恒常地保持无风时的平静。平常心是在任何境遇下都如是,一直如是。好如是,坏也如是(当然从平常心本身来说,它不会起好坏的分别和执著);成功如是,失败如是;祸如是,福也如是;生如是,死亦如是。这就是平常心”(明海《入佛“三知”》,《正觉》,2004年,第2期,第37页)对于这种平常心,古代的著名禅师多有发挥,有一段公案就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这一问题。有一次,大珠慧海在回答源律师‘如何用功“时,也说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景德传灯录》卷六《越州大珠慧海禅师传》,第247页下)。“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是一般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凡夫因俗世生活的牵绊、功名利禄的追逐,人际关系的交涉,所以总有百种思虑,千般计索,常常被贪、嗔、痴等烦恼折磨得寝食不安,不得解脱。而已获智慧的禅者,却能够空去对外在的攀缘与追逐,解脱内在妄念与烦恼的系缚,安著于自然平易的生活,在平常之中悟达生命的真实,由此获得自由无碍的解脱。在此基础上,素全法师提出了更具积极意义诠释。她认为:“马祖道一大寂禅师所提出的“平常心”,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回归,一种精神的升华,是不受任何纷杂事物干扰的宁静空间。平常心的获得,必须经过时间的历练,通过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修行提高,从而达到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豁达而不失节制,淡泊而不失奉献。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个世界,从容的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守住了平常心,你就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家园,同时守住了快乐幸福,守住了心灵的朗朗晴天。”(《禅影千年  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80页)她还进一步指出:“(马祖道一)提出的平常心是道,就是希望我们不要去向身外攀求,攀求的越多痛苦就越深。我们努力地去工作,学习付出,自然就会有收获。”(《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47页)她结合自己的修行实践,认为马祖道一所倡导的“平常心是道”,是我们迷茫时通往家的正确途径,它包含了人生之道,修行之道,解脱之道。她说:“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也就是教我们怎样做一个人,怎样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理想、充实自己的人生。”(《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6061页)“马祖道一的思想,平常心是道。这五个字就包涵禅宗的深刻精髓。能将这五个字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是一个优秀的佛门弟子,这也是我们做好一个人的基本。以前我是学密宗的,在接触禅宗以后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马祖道一。正是这样一句很朴实的话,让我们回归到天真自然浪漫和谐的世界里面。”(《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73页)最后她将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的特点归纳为:“马祖的平常心,既带有明显的平民化、生活化等特点,也带有明显的简易化、淳朴化的风格,既体现了平实人世的精神品质,也体现了圣洁超越的思想境界,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还有沁人心脾的诗意化的美学价值。”(《禅影千年·马祖与赣州》胡加龙主编,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99页)

马祖道一禅法的和谐理念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和谐理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积极意义。因为人的精神和谐,心灵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季羡林先生在他95周岁生日时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一个人内心的和谐正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是根本中的根本。”这充分说明内心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力量。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在导言中这样说:“因为战争始于人心,所以平和的防线也必须于人心中构建。”(联合国防大学1946-1947年度报告)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佛教的和谐思想智慧, 运用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当然,我们在吸取某些有价值的思想时,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弃去蹄毛、留其精华”,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产生有效而又积极影响。象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其主题确定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对我们探讨佛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功能,就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