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马祖道一禅师
发布时间:2013-09-11 21:01:12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证云法师

中国佛教历史有两千多年, 其中有千多年就靠丛林的管理模式而延续至今, 而这位丛林管理模式的开创者就是马祖道一禅师。这种开创是复古与创新的经典结合 -- 即秉持佛陀的本怀,又能使佛教的法身慧命在新的土壤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他可以被说是中国佛教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人物, 或者是最伟大的改革家.

 

. 马祖创新与改革的时代背景

 

A. 在思想上佛教内部门户之见众多

禅宗自初祖达摩在南北朝中土进见梁武帝以来,其思想一直不为大部分国人所接受,在经历四祖道信至六祖惠能大师们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的大力弘扬地弘扬禅法下, 才得以普及全国. 但是除了神秀外, 都没能得到皇家的大力支持, 而神秀大师的禅法在重视师承时代的国人眼里, 他只不过是没有得到五祖弘忍大师以心印心的印证及衣钵传承的非正统支派而已, 由此而引发正统非正统的纷争不断. 到了神会之后就更加激烈, 同时自唐以来, 八大宗派的林立, 门户之见众多. 到唐朝中叶, 佛教风气导向学术化、哲理化、而不把佛法理论落实在日常的实修实证上; 有的为了应付信众, 攀附权贵而编造各种经忏仪式由此而形式化, 世俗化; 也有的甚至不务正业, 学习其他宗教或民间的算命、卜卦、看风水、巫术等邪命行为。

 

B. 马祖创丛林之前的寺院经济状况。

隋唐佛教寺院经济出现两种状况.

1. 京城都市寺院经济; 佛教自汉武帝梦见金人派遣使者到印度, 请入摩腾\竺法兰到中土以来, 中国的佛教寺院经济大部分都由皇家或国家大力支. 有史书记载, 隋唐期间, 王公贵族, 士大夫大力捐赠寺院资产田园众多. 特别到了唐朝中叶,很多寺院的经济发展得非常迅速, 一个寺院的田园庄舍跨省跨洲, 奴婢佃农无数, 有的甚至超越国库. 有这样雄厚的经济物质作后盾, 所以佛家才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发展迅速, 而引起朝中大臣非议也逐渐强烈. 到了安史之乱后, 由于大小战事不止, 社会经济不稳定, 国库亏损严重, 有很些官员提议把寺院财产充公办学,或充当军费.

2. 山野乡间寺院经济, 山野乡间寺院多为民间捐赠, 或僧人自给自足. 此类经济极为有限. 这一现象多见于南方各州省. 而因战争不止而导致流民不断涌入寺院, 僧团人数增多,佛教寺院经济收入又不能稳定,需要自己另外开辟新的经济途径。经济到了自给自足的时候。

 

C. 僧侣的杂乱及其游荒

由于宗派的林立,学术化风气日盛, 而导致僧人各方游化, 访道寻师, 周游四方, 无一是从. 有的干脆独居山崖洞穴. 到了唐朝中后期, 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流民四起, 为逃避徭役而入寺为僧, 出家人数急速增多, 僧人素质也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游走街市坊间, 游手好闲无人管束, 僧众一片散沙.

 

二.马祖创丛林的时代需要与其远大的卓越远见

 

A. 以丛林教育模式提升僧格

相互监督用工修行。 马祖大师有见时局的弊端, 力挽狂澜, 创丛林以集众僧同修共住. 在修行上运用众人之力摄授个人懈怠之情, 以集合众僧力量, 相互提携, 相互学习, 互补互进, 共为提升. 并以海纳百川之胸怀, 广纳僧徒, 尽除门户之见, 教化不定方式, 随机应变, 以即心即佛之思想为总方向和合众僧.

 

B. 回归佛陀本怀落实修行于生活中

提倡平常心是道”----把佛法教理的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 而不是追求那虚无缥缈, 玄妙之术. 使大家在思想上有所着落, 修行上有下手处的方向, 这也上承佛陀时代的僧团集体修行方式, 回归佛陀应世本怀.

 

C. 开历史之先河,倡导农禅并重以安僧

大师为适应以勤俭节约为生的中国思想,创导农禅并重,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僧人自给自足,不需等待世人供养. 这种做法可以杜绝僧人攀附权贵,媚俗奉世,追求更多供养. 这种倡导不但对僧人有生活上的物质保障, 而且与此同时,也给僧人的健康带来好处,动静结合有利健康。农禅并重是集体化,公有制,就像近代的生产队方式,不是为了积聚财富,谋求暴利。他的目的只为了僧人的身安而道隆. 这一种安僧之道启迪后世,由此给中国佛教僧人带来了千年的平稳生活模式,直至今天不但是中国的僧人还继续过着丛林生活的方式, 也给世界的北传僧人都奠定了生活方向与轨道。

 

三.马大师的佛教改革对现代意义

 

A.不能有门户之见或山头主义

马大师创丛林的意义在于针对时局的弊端,摒除宗派门户之见,以丛林意喻广大胸怀包容接纳四海游访僧. 用多种方式教导学生,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等教理课徒授教,不拘门派,不拘风格,应机设教。得道的徒众各自化导四方而不拉邦、不结派,不搞山头主义,以真实佛法惠施众僧,回归佛陀本怀。这值得当今佛教内部僧众学习与借鉴。

 

B.不要把佛法理论化和形式化

佛教的理论不同于社会上的哲学只有理论不能实践,也不能只做学术性的研究而没有实际的修证体验;更不能只做各种宗教仪式,走形式而忽略内在的修为。佛陀说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实践和体证的。只要你能按照方法去做。

马大师的丛林管理方式以真实的行持引导僧众,提倡农耕只为子给自足以养色身,以修禅为养法身。所以马大师提倡农禅并重,为历练僧众意志力而体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平常心是道; 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佛法,体证佛法。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提升修行的境界。从而不空谈谬论,不搞经忏佛事搞形式主义荒废僧人所应修习的道业。

 

C.不攀附权贵而忘了佛教出家人的根本目的

佛遗教经里的第一教诫云:“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 又云: 不得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唐朝中期佛教僧人龙蛇混杂,有些名僧攀附权贵,好易恶劳,过着各种华丽物质生活. 马大师有见当时佛教僧人的弊端,看到了过分攀附权贵、积集财富将会给佛教及寺院带来重大灾难,乃至废灭性的大祸。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都和这些有一定关系,所以大师提倡以农耕养道业,不积集财富,足够养身就好。这些也值得我们当今佛教界警惕的事情,应该尽可能地放弃那些世俗杂乱事务,回到佛陀创教的本怀,追随佛陀的遗教,使佛法源远流长下去,让后世更多的众生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

 

D.以修行经验广为化导世人

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开创佛教以来,经历几千年,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以出世者的身份,以超越世间的情怀去帮助众生解脱各种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与烦恼. 在当今物质富足,物欲从横,自我膨胀的时代里,如何能做到以清流化净社会?以越世卓见导引群众?这就必须要经过佛法的实际修炼过,实际体证过,才能具备真智卓见。

 

以上所述,皆为个人才学虚浅之见解,望各位大德前辈,真善知识提携接手, 斧正过愆.

阿弥陀佛

 

末学惭愧    证云合十